中山大学研究生院(中山大学研究生院官网)




中山大学研究生院,中山大学研究生院官网

新中国成立后不久,全国范围内进行了被称之为“院系调整”的大规模大学组织机构改革,以便从国家整体利益出发,更加有效和有计划地培养人才。

这次改革对中山大学的影响极大。正是院系调整的实施,基本奠定了中山大学新的规模和发展方向,也促成了中山大学校址的迁移和教学体制的又一次重新建构。

院系调整前的中山大学

1951年9月的中山大学,设有文、法、理、工、农、医和师范等7个学院31个系(医学院不分系),俄文、会计、林业、体育4个专修科,语言文学、植物、土壤肥料、教育等5个研究所,另有附属医院、附设学校等众多单位。

与其他高校相比,办学规模居于当时我国高等院校的前列,有四百多位教师、助教,两百多位职员,学生数也有两千六百多。

中山大学校舍全景(石牌)

1949年中山大学院系设置

20世纪50年代初,苏联专家来访交流(石牌校址)

50年代中山大学的院系调整分两次完成,至1954年基本结束。一次主要为广东省范围内的调整,一次主要为在中南区高等学校院校调整委员会指导下的调整。

第一次院系调整

1951年11月3日至9日,中央教育部组织召开全国工学院院长会议,制定了1952年全国工科院校的调整方案,揭开了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的序幕。

1952年5月教育部制定了“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方案”,不仅限于工学院,还涉及到其它各个专业。此次调整遵循了整顿综合大学、发展专门学校的原则,学院建制也被取消。

1952年在清远县参加土地改革的我校文科师生

1952年2月,广东省广州区高等院校调整工作委员会成立。

1952年10月,广州地区高等院校开始大规模的院校调整工作。

10月23日,中山大学院校调整筹备委员会成立。委员会主任由许崇清担任,副主任委员为冯乃超、陈序经,委员则包括王越、姜立夫、王力等11人。

20世纪50年代,许崇清(前排左一)、冯乃超(前排左二)与学校各部门负责同志合影

广州的高等教育资源重组和配置的具体情况是:为了配合国家建设的需要,使广州区各高等学校,能发挥其更大的培养专门人才的作用,将广州原中山大学、岭南大学、华南联合大学、华南师范学院、广东省立法商学院、广东工业专科学校等高等院校,统调为一所综合大学(中山大学)和四所专门学院(华南工学院、华南农学院、华南医学院、华南师范学院),财经学院则拟设于综合大学内。

参与院校调整的广州各高校都编制了“院系调整教职员工情况调查表”

具体调整情况

1. 原中山大学工学院、农学院、医学院、师范学院划出去,与岭南大学、华南联合大学等有关系科合并组成华南工学院、华南农学院、华南医学院、华南师范学院的重要部分;

中央人民政府卫生部电报(1953年5月13日),中央文委同意岭南医学院与中山医学院于1953年8月1日合并为华南医学院

2. 原中山大学的部分系科还在全国范围内调离、配置,如理学院天文系调去南京大学、地质系调往湖南矿业大学;哲学系调往北京大学等;

中山大学理学院天文台

3. 新中山大学也吸收多方资源,具体有原中山大学的文、理、法各学院,岭南大学的文理科各系,华南联合大学的文法科各系,以及财经学院和广东法商大学。

1952年10月21日,中山大学从广州东郊石牌迁入广州南郊康乐村,图为20世纪50年代学校正门

4. 1952年10月21日由石牌校址迁至原岭南大学校址,中山大学原石牌校址则成为新组建的华南工学院、华南农学院的院址。

中山大学石牌时期(1934.11-1952.10)正校门

中山大学搬迁至康乐村后于11月25日举行开学典礼,图为当时校报《人民中大》报道

5. 中山大学医学院调出后,与岭南大学医学院合并组成华南医学院,中山大学原百子岗校址,成为新建的华南医学院院址,当时可能只是临时性质,后来在柯麟等人努力争取下成为永久院址。

柯麟,著名医学教育家,1955年1月起任华南医学院院长

1952年9月10日,华南医学院建校委员会成立纪念

1953年8月12日,华南医学院举行成立典礼,图为合影留念

50年代中山大学的院系调整分两次完成,至1954年基本结束。一次为广东省范围内的调整,一次为在中南区高等学校院校调整委员会指导下的调整。

第二次院系调整

1953年院系调整工作以中南区为重点。在中南区高等学校院系调整委员会的领导下,中山大学开始进行第二次调整。

中山大学从7月份就开始准备,包括成立财经、政法各系调整工作组,了解师生思想情况及存在的问题反映给上级参考等。调整开始后则加强宣传动员,组织好迎送工作,并切实解决好教师子女入学等问题。

中南区1953年高等学校院系调整师资调配方案

调整具体情况

1. 原设在中山大学内的财经、政法各系分别调至武汉大学、中南财经学院、中南政法大学等院校,除个别教师因校内需要留校工作外(如夏书章教授),老师们也随系一并调动,一百多位老师从广州出发前往武汉。

2. 原武汉大学、湖南大学、广西大学、南昌大学、华中高等师范等院校文理科部分师生调至中山大学。

1953年第二次院系调整,中山大学共调出教师一百三十多人,学生六百多人,调入教师三十人,学生人数四百多人。图书、仪器、设备等也随之进行了一定调整。

20世纪50年代,校党委第一书记、副校长冯乃超(左3)陪同外宾在图书馆参观

3. 1953年12月底,高教部和中国科学院会商决定中山大学植物研究所自1954年1月起改由中科院领导,陈焕镛教授等进入中科院系统。

农科研究植物学部主任陈焕镛教授

4. 1954年院系调整工作仍在继续,中山大学语言系调整到北京大学,但并不完全是整体迁出,商承祚教授、高华年教授等留在中大工作。

院系调整后的中山大学

院系调整后的中山大学,成为由文理各系科组成的综合大学,建立了校、系、教研组的教学管理组织架构,更加专业化、规模化地培养新中国亟需的各类高级建设人才。

从1952年到1959年,教师从约两百人增加到五百多人,在校学生也从近一千人增加到约三千八百人。

50年代生物系教师在本校植物园进行现场教学

50年代外文系教师合作编写教材

中山大学的基本结构是在8个系下设置11个专业,8个系分别是中文、外文、历史、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地理系,11个专业分别为数学、物理、有机化学、动物、植物、自然地理、中国语言文学、英国语言文学、历史、法文专业、经济地理专业等。除法文专业学制为四年制外,其它专业均为五年制。

院校调整后中山大学文理各系科的师资也得到加强,陈寅恪、梁方仲、杨荣国、容庚、姜立夫、高兆兰等教授被调入中大,他们优秀的品格和精湛的学术造诣熏陶着一代代莘莘学子,奠定了中大优良的学术传统。

陈寅恪教授,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50年代杨荣国教授等人在惺亭前合影

1955年全国政协会议召开期间,周恩来总理亲切接见我校参加会议的政协委员姜立夫教授

院系调整促进了新中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各地高等教育均获得较大发展,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中山大学在两轮院系调整中,向国内高校、科研院所等输送了大量优秀的师资,这批调整出去的教师日后成为了多所高校、科研院所学科的中坚力量,有的成为了学科的领军人物,对新中国的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作为另一条院系调整的支线,1954年光华医学院并入华南医学院,学校先后易名广州医学院、中山医学院,1985年改名为中山医科大学,进而在新世纪之初的2001年10月26日,原中山大学与原中山医科大学合并,组成了新的中山大学。

2001年10月26日,教育部、广东省人民政府在省政府礼堂召开中山大学、中山医科大学(原华南医学院)合并组建新的中山大学大会

如今的中山大学,是一所文理医工多学科并重的综合性大学,同时确立了广州校区、珠海校区、深圳校区“三校区五校园”错位发展、合力支撑的发展新思路。站在新的起点上,我们也将继续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努力奋斗!

中山大学三校区五校园发展格局

改编自张建奇,《20世纪50年代院系调整中的中山大学》,《现代教育论丛》2020年第5期。

图片来自档案馆馆藏。

来源:中山大学档案馆微信公众号

中山大学研究生院(中山大学研究生院官网)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考研培训机构 » 中山大学研究生院(中山大学研究生院官网)

赞 (0) 打赏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