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通大学新传考研(上海交通大学新传考研分数线)




上海交通大学新传考研,上海交通大学新传考研分数线

@秃头研究所Monsters(公众号)

二战上岸! 我总不能死在黎明前吧!

@TuTouSuo™️

本科211广播电视学专业,二战上岸上海交通大学媒传MJC,不算特别跨考,但本科也经常是期末周才狂抱佛脚,学的基本忘了,跟从0开始没啥区别。喜欢文科,但不想背书高中选了理科,如果你也觉得背书很痛苦那就往下看。

ps.不要迷恋任何经验贴,每个人的成功不可复制,某种程度也是成功者复盘时的选择性呈现,作为一种指引or放松时的读物即可。(教训/弯路可认真看,注意避免)

◼️ 择校

这一步其实说很难也很简单,当时虽然也花了一段时间纠结,但其实答案基本就是最开始的那一瞬间的念头。

「名校情结/校园体验」我的择校范围其实很小,因为本科的学科评级也还算可以(B+),我的考研目的也主要是想提升下学历,所以我的要求只有两个:比本科学校专业排名高的学校or专业评级和本科同级的985。最后筛选出复旦/中传/上交三所学校,拉了个excel表给我爸妈做了个pre(汗),后因中传前几年改革(我不想写主题写作)、复旦没宿舍(我考研的又一目的就是因为本科的宿舍有那么些许颠覆我对大学的认知,想刷新下自己的校园体验)遂排除。

「学费和报录比」学费上交是12w一期,报录比没有关注过。这两个因素我觉得如果是冲着top院校去的考虑的意义就不太大了,前者,新传里一些top级院校的专硕都在疯狂涨价;后者,每个学校都卷,且你也不清楚你的对手是什么情况(我的本科老师有说过很多本院的人考自己学校也考不过初试)。综上,我认为最重要的还是院校考题风格和自己是否契合。

「院校风格」上交最吸引我的一点就是不怎么考察新闻史(也考过但我忽略不计了),其次,它给我的感觉就是很简单直接,比起一些院校题目我看都看得弯弯绕绕的,它真的很良心。

?

◼️ 专业课复习!

◼️ 悟出来的新传奥秘!

这一段也许会有些抽象,考研初期也许看了也不一定会理解什么意思,我是在二战后期才慢慢悟出来的,但我觉得这是最为重要的东西,必须在前面讲,这也是我为什么不爱背书(也真的没怎么背)/日均学习5h不到(番茄统计的)/甚至后期心态大崩盘(最后半个月几乎没学)也能上岸的最关键。(一战专业课两门200都不到…二战116/143)

“新传考研到底在考什么?/学到哪种程度可以上岸了?”这个问题从我选择新传考研开始就一直萦绕在我心里,我也不断思索、不断更新答案,虽然说起来很简单、所有的经验贴也都大差不差:参考书/传播学/新闻学/网传/专题/论文。

可是,参考书要理解到哪种程度?哪些要背/是重点?专题是什么东西?到底为什么要做专题/看论文?这些在现在的看来很简单甚至很无脑的问题却切切实实地困扰了我快两年。那解决这些问题的最好办法就是回到一篇优秀的考场答案本身。

以秃头所答题班的“结合新传理论知识,对元宇宙火热现象进行分析”这题的答案框架为例,一道题由什么构成?

引述:概念/对于设问的简单回应(原因/影响/发展等)/整篇答案的总体框架

正文:有层次的框架/对于提问中名词的某个维度的详细阐释分析/有可能的话增加一些相关的理论or金句

结尾:简单总结/辨证思考or未来展望

明白这些,就可以回答最重要的一个问题。

1.我需要准备哪些知识?

(1)各种名词【用于引述开头简单概念解释】

这是最为基础的部分,不知道名词的意思连编都不好编。我对各类名词的掌握要求就是:能够用一句话讲清楚它的意思即可。

来源:参考书、秃头所名词解释小册子、各种公众号

(2)答题框架【用于考场快速反应答题架构】

其实回想起来答题框架无非也就几种,5W/宏中微/pestel等等,这部分主要是提供一个可以思考的方向。

来源:专题、答题班

(3)专题知识【重重重重重要】

如果说框架是骨,那专题知识就是肉。其实一个好的专题就包括了名词概念/框架/具体知识等等。

来源:专题、答题班

(4)金句/高级理论【如果可能的话】

这部分学有余力再搞,或者准备一两句万能的,建议是平时用得最顺手的就一直用这个(因为在考场上我背的什么都想不起来)。

来源:专题、答题班

了解需要准备什么之后,就可以进一步回答”我要背什么?/怎么背?”等背书问题了。

2.那么多参考书到底哪些是重点要背的?专题怎么整理/记忆?怎么背效率最高?

我浪费掉了许多每天爬不起来的早晨、emo调整状态的时间,所以学的时候我就试图找到最高效、最一击即中的方法。回想了我一战在考场上的状态,其实大部分都是在编,因为我无法准备到所有考点,那我发现我只要能知道最基本的知识和一些关键词我就能编,我要做的就是减少知识盲区和背关键词。

「宗旨」能不背就不背!

上文说过,我真的很讨厌背书,背多了也真的是记不住(新传要背的真的太多了啊/仰天),所以我的背书逻辑就是:凭常识or积累能在考场上编出来的不背、背了考场上也记不太住的不背(比如各种花里胡哨的金句)。

◻️「背什么?/关于笔记」基础(参考书)+热点(专题)

说实话,我没有自己的笔记,我只负责站在巨人肩膀上到处捡东西。

一战时我走过的最大弯路就是:做笔记,或者说是抄书。由于我浅薄的认知,看参考书时我完全不知道哪里是重点,做的笔记就是单纯地搬运。二战时我果断地放弃了自己从零开始做笔记这件事,直接边背边整合。整理的宗旨还是:能少一个字就少一个字。

用到的所有材料:一战时买的直系学长姐的笔记+参考书+秃头所秋季答题班+秃头名词解释小册子+微信搜索

具体操作:

◻️【基础】在石墨文档里建表格,以知识点的形式整理

3个优势:电子版可反复更新/多设备同步方便查看/表格形式是因为我个人喜欢板块式记忆

内容:根据《传原》的脉络分成「传播与传播学/传播模式和功能/人内/人际/群体/组织传播/控制研究/媒介研究/内容研究/受众研究/效果研究」共11个板块,将参考书、买的笔记、答题班里涉及的相关部分填进去。

比如内容研究里的这部分:

这份笔记就是最后上考场时我希望我能记住的所有内容,所以都不是完整的句子,而是要确保自己能记住这些关键点,在背诵时如果有想不起来的地方请回到书本反复理解、记忆。

◻️【专题】把课程浓缩成精华(其实班班花花已经整理得非常精华了,但因为我更懒TvT)

以元宇宙的现状/原因为例,主要抽出其中的框架、论述中的关键点、案例等。

◻️「怎么背」

1.通读一遍原内容,以理解为主(理解了就会转变成常识性知识,考场可以直接编,又可以少背一个知识,耶)

2.记忆关键词,也就是上面提到的表格里整理的内容,然后我会写下来进一步缩略,想不起来的看一眼或者做好标记。

3.背完当天的,把知识点写下,隔天早上起来就快速过一遍。想不起来的标记、订正。

其实这些种种都是为了减少背书的负担,不背书是不可能的,但这些方法和对于考研底层逻辑的剖析确实让我少背了很多东西,学习时我会更注意理解和内化,把它变成我自己的理解就不用再额外花时间背诵。

或许刚开始真的会很痛苦,这也不会那也不懂,但这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可能会在某一天突然发生质变,我会发现我能够站在一个比较高的视角抽出秃头所的某篇推文要传达的是什么了、跟我最近学的哪个部分可以合并同类项,或者是上答题班的时候能知道班花停顿的下一句要讲什么方面了。

◼️ 专业课时间线

◼️ 非典型参考

一战因为一些原因其实只学了三个月不到,后面心态崩了也学的乱七八糟的这里就不细说了,后面会围绕这个说一些走过的弯路。

二战上半年忙着论文/实习/毕业季emo各种事几乎没学,只跟着秃头所看完了新闻学的划重点公开课。(我的时间线其实非常不典型,很没有参考价值,这part可以忽略。)

◻️7月:参考书阅读、TTS划重点、整理笔记/日均:很不稳定..可能4h(含公共课)

7月我跟着秃头所看完了《传播学教程》《新闻学概论》《网络传播概论》的划重点课,让自己逐步进入到复习状态;同时,我也开始本院校《传播学原理3》的阅读,并根据一战时买的笔记开始做一轮整理,主要是把3上没有的内容补充(笔记是传原2的)。【这部分其实建议大家暑期前完成】

◻️8月:传播学一轮背诵、默写、更新笔记/日均:5h(左右)

这个月主要是回归《传原3》,对笔记进行一个更新,并且补充了一些《传教》中的内容;整理一章背一章、第二天默写,刚开始可能速度比较慢,别着急。【后半个月沉迷《苍兰诀》心思就飘了,考研期间大家还是谨慎追剧】

◻️9月:秃头所答题班、答题练习、传播学二轮背诵/日均:6.5h

前半个月其实进入了一个瓶颈期,传播学笔记背完一遍了也不知道该怎么答题、不知道要不要整理专题笔记,开始慌乱地看各种公众号,每天看得很混乱很杂也什么都记不住。

于是我决定报答题班,之后就跟着班班花花听课、答题、整理传播学笔记背诵这样3天一个循环。

刚开始答题真的会很煎熬,我稀薄的知识储备根本支撑不了我答题,再加上有一些追求完美,每次可能要花上半天四处查资料、想框架、琢磨论述语句,有时候一天可能就只写了道题,但这个时候因为有课跟就按部就班的、思路也慢慢打开了,就没这么焦虑。

◻️10月:写题写题、背书背书、花花直播/日均:7.5h

最充实的一个月,爸爸妈妈国庆来南京看我(我二战是跟朋友在学校附近租房的),之后我就从焦虑里解脱出来充满了动力。

还是跟着秃头所上课、写题。这个时候我完全放弃了自己做专题,因为秃头所的内容已经足够我消化了。

同时,我开始把文档式的笔记以关键词形式整理成上文提到的表格式笔记。这阶段算是疯狂汲取知识的时候,写题也慢慢有状态了。学不下去的时候我会开着花花的直播回放,听着就莫名解压hh。

◻️11月:写题、背书、新增参考书/日均:6h

上交的考纲换了几本参考书,我没有完全看,直接以考点形式结合圣才笔记开始背诵、默写,过了一遍。继续跟答题班、写题、背书。

◻️12月:焦虑中/日均:可能1-2h…(含公共课)

12月我从南京回家了,遇上同车厢病例,赶在解封前成为了最后一批被隔离的人,自此就开始心态崩溃,经常在心态复建中,这个阶段就是抓住状态好的时候能学就学,主要是进行一些复盘和基础知识的回顾。

◼️ 上交参考书

◼️ 学习方法整理

在复习前有个很重要的步骤建议大家一定要亲自做一下,就是拿出院校真题列考点清单,整理每道题的考点来源和考频,做完后会有一个很清楚的认知。我是整理了2011年开始的,实际整理3-5年即可。

(考频)(一小部分,这是一战做的,参考书还是之前的)

◻️具体每本复习情况

1.《传播学原理》第三版:重中之重重重,这是我唯一仔细看了n遍的书。要认真做好笔记背得滚瓜烂熟。

2.《网络传播概论》第四版:没有完整看,在我直接用答题班替代了。

3.《社交媒体概论》:出考纲后快速翻了一遍,发现很多都可以用专题替代,只把其中涉及到的理论整理了下。

4.《新闻编辑学》第四版:实务的部分其实我一直主打理解和随机应变,但是编辑学部分我不是很熟悉,所以认真背了下,直接背的圣才笔记(它也是表格形式真的很喜欢),方法还是同上,边背边整理关键词。

5.《中国新闻采访写作学》和《当代新闻评论教程》:这两本我觉得凭自己经验能写出来就没怎么背,重点整理一些比较重要的考点(隐形采访、各种评论类型的区别等);评论还要注意实务练习,交大还是很看重评论的,但我训练次数不多所以334分数不高,还是尽量提前准备。

◼️ 一些建议

1.要不要自己做参考书笔记/专题笔记?

根据个人情况,但要保证做的是有效笔记。我觉得直接用现成的笔记就够了,背诵的时候注意回归书本形成自己的语言逻辑即可。

2.要不要看论文?

我没看…班班花花会喂饭的反正(嚼碎了给我吃),我的逻辑是看论文就是为了获取一些好的框架和语料,但我觉得自己整理起来效率太低,消化答题班就够够的了。学有余力吧学有余力再说。

3.院校考题比较基础怎么复习?

上交的考题算是比较直白的,做题的时候我发现自己很容易就单纯地在默写背诵到的东西,但感觉卷不起来…关于这个情况我也问过班班,她第二天就出了一篇推送(她真的我哭死),里面就是用上交的考题做的举例(考上交的有福啦)【试卷上的基础题,我要卷吗?】

因此,在基础知识的整理时就要注意以答题的形式来组织,我一般分成3-4个小标题,背诵的时候就直接背标题。(还是去看班班的推送吧,她讲的比较专业)

4.要不要报班?

有money、或真的很迷茫的可以报下,不强求,有很多自学的也能上岸,但一定要寻找适合自己风格的机构。一战时我单纯把花钱当作一种上岸的垫脚石,觉得报了我就能上,最后急急忙忙随便报了一个机构发现和自己风格不合也没有好好利用。

反正我个人而言秃头所真的是我的再生父母TvT,被自己的直系学长推荐的,后来自己也去看了一些公开课和试听课,就果断买下。如果你喜欢学习要有仪式感/喜欢复习漂亮的ppt/懒得自己动手整理只爱张口吃饭/喜欢漂亮的班班花花(bushi),那真的可以考虑一下秃头所。

◼️ 公共课

因为时间都分给了专业课,公共课花的时间真的很少,一战68/77,二战68/68…所以说还是不要忽略任何一门课。

「英语」背单词/阅读真题/作文课

考场上我就知道完了,做题做得我真的很费劲,讲一些觉得好用且有用的方法吧。

时间线大概就是7-10月每天背20min单词;刷两篇reading,积累不熟的词,后期11月我就不用单词软件背,直接背的文档里的真题词。

10月开始听了几节作文课,自己整理了一些模板,主要是小作文,整理出一个自己的逻辑,主打一个上考场有话说。

「政治」

很明显,分数上就可以看出丝毫没有进步,虽然我觉得自己认真刷了1000题、肖四八、也试图整理一些错题,但这玩意我就是记不住啊记不住,不说了。

说一个好用的点,就是各种口诀,还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到后期去各种政治公众号他们有很多口诀整理,把自己不熟的内容截图下来反复看,我后面做肖八肖四的时候确实感觉顺畅多了(虽然考试还是不会)。

写到这里,其实经验的部分已经差不多了。当时选择二战其实也并没有想清楚,只是单纯地放不下心中的执念,学到最后崩溃的时候,我已经完全做好考完就去找工作的准备了,考试都是连哄带骗地劝自己去考完的。

所以我想说,如果你要选择考研/二战,请一定要做好万全的准备,毕竟我曾经自认为是一个很自律、极度抗压的人,但二战的压力真的太大了。并且,如果你开始了,哪怕跌爬滚打,只要有一丝想要考上的念头,就一定要坚持下去,说不定就上岸了呢,总不能死在黎明前夜吧。

上海交通大学新传考研(上海交通大学新传考研分数线)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考研培训机构 » 上海交通大学新传考研(上海交通大学新传考研分数线)

赞 (0) 打赏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