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大学考研吧(中南大学考研吧百度贴吧)




中南大学考研吧,中南大学考研吧百度贴吧

民族建筑“大家”谈

编者按:传统民居作为地方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既是民族文化底蕴的展示,也是人文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民居很好地再现了以前民居艺术的特征和价值,在城市古建筑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深刻认识传统民居文化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重要意义。中南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建筑系主任李哲教授对传统民居建筑文化基因的传承和有机更新研究进展进行了梳理。

文/李哲

陆元鼎先生提出中国民居研究的发展,可分为新中国成立前、后两个时期。新中国建立前是民居研究的开拓时期。新中国建立后的五十年,中国民居研究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50年代的传统民居创立时期。第二阶段为60年代的测绘与调查研究时期,中国民居研究正当全面开展的时候,由于“文化大革命”十年而暂告停顿;1979年,在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号召下,中国民居研究开始了第三阶段,这是一个有计划和有组织的研究时期。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中国建筑史学家龙非了先生结合当时考古发掘资料和对河南、陕西、山西等省的窑洞进行了考察调查,发表了《穴居杂考》论文。1941年刘敦桢先生发表论文《西南古建筑调查概况》,首次把传统民居作为一种类型提出来,1957年刘敦桢先生发表著作《中国住宅概说》,从平面布局形式来梳理我国部分区域的传统民居。中国民居建筑学术年会暨民居建筑国际学术研讨会先后召开了26次会议(1988-2021),并出版了传统民居系列会议论文集,使得传统民居研究广度与纵深不断地发展。

一、民居建筑文化基因的传承

1979年开始,学术界开启了传统民居的研究并出版了一系列论著,包括《浙江民居》(1985)、《福建民居》(1987)和《云南民居》(1986)等对各省民居调研总结的书籍。

陆元鼎先生将地域建筑研究建立在“民系”概念之上,强调地域建筑研究离不开族群聚居地域的自然、历史、社会、文化等因素,其形成的民系民居理论对地域建筑的研究有着重要的学术价值及现实意义。

陈志华、李秋香、楼庆西、罗德胤组成的乡土建筑研究团队,对浙江东南部、陕西南部、广东东北部、江西东北部等地进行了大量地域建筑的测绘、田野考察工作,对不同地域的传统民居和聚落环境进行系统性调查研究。中国民居建筑大师李先逵、朱良文、李长杰、罗德启、陈震东、魏挹澧、业祖润、黄汉民、王军、张玉坤、戴志坚等从民族文化起源、民居基本形制、民居核心价值、民居营建技艺、民居装饰艺术等方面开展研究,对我国传统民居的研究作出了杰出贡献。

陆琦教授长期从事岭南地域建筑的研究,对广府、潮汕、客家为核心的岭南特色民居进行广泛调研、对其地域营建特征进行系统的分析、总结和描述,成果包括《广东民居》《广府民居》《筑苑:广东围居》《粤海民系民居》等一系列论著;唐孝祥教授提出了“文化地域性格”的概念,引入生存论和价值哲学的理论成果,为民居建筑的科学界定提供了人文视角的理论支持;柳肃教授多年以来深耕于湖南传统民居建筑的研究,出版了《湖湘建筑》《湘西民居》《湖南古建筑》《中华古村落》(湖南卷)等一系列重要论著,对湖南传统民居研究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李晓峰教授从礼仪观念视角切入,利用类型学方法将民居空间及其结构的连接方式进行抽象,并通过比对研究方法,解析不同规模的传统民居空间结构于时空变化的外部环境中的动态演化机制;谭刚毅教授归纳整理了规模宏大型、布局奇妙型、构造坚固型、择址灵异型、匠师奇技型等几类有关传统民居的传说类型,辨析了每种类型传说的发生和存在基础,揭示了背后有关民居的营建、居住等方面的文化及意义,并进一步分析了民居传说的传播及其神格的建构;靳亦冰教授以农村典型生土建筑为研究对象,从资源与建筑的关系入手,结合绿色建筑技术,探索新型生土民居建筑聚落模式;李浈教授在传播学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对传统建筑的营造技艺区划与谱系进行了深入的归纳总结,在横向上完善南方乡土建筑研究的整体性和系统性,纵向上深层揭示南方乡土建筑营造技艺的源流、变迁及其对官式建筑的影响。

近年来,传统民居研究已经进入一个新时期:其研究思路已由单一学科研究走向学科交叉的集成研究;其研究方法已在传统的图景描述、测绘调查的基础上融入数字分析技术与手段;其研究内容已由孤立静态的描述走向动态多元的规律探寻。

二、传统民居有机更新研究

刘加平院士对黄土高原窑洞民居更新的研究与实践,通过可再生自然能源直接利用技术、常规能源再生利用技术、建筑节能节地技术、建筑热工改造技术、室内外物理环境控制技术等,改善了窑洞室内物理环境,提高了居民的生活舒适度;常青院士在浙江来氏聚落更新的研究中,通过生活形态策划设计、新旧空间嵌入式设计等方法,达到了遗产保护、聚落再生和新旧交融等多方面的目标;王小东院士在喀什老城区高台民居更新研究中,针对高台民居的特殊性,在全面保护民居的完整性和保障当地居民合法权益的原则下,提出了高台民居保护性改造的方法和策略;单德启教授在融水苗族民居的更新实践中,从方案设计、工程实施等诸多方面提出了独到的见解,对于传统聚落的更新实践有重要的借鉴意义;王冬教授提出了应从方法论的层面上更辩证地认识乡土建筑的更新,并有效地促使其向现代转换的思想;严永红教授在重庆中山古镇龙塘村传统民居更新的研究中,针对生土墙粉刷层脱落、房间通风不佳等问题,提出了使用新型生土砂浆材料、变换门窗开启形式和增设简易通风装置等技术措施,以实现民居的适宜性改造;杨维菊教授在江南水乡传统临水民居的改造研究中,提出了墙体改造、屋顶改造、地面防潮、门窗节能等技术措施。

杨真静教授在巴渝传统民居的可持续性更新研究中,提出了围护结构更新的技术措施,并对改造前后的民居室内物理环境进行了模拟与对比。崔文河教授在青海地区碉楼民居更新研究中,提出了包括空间功能优化、再生资源利用、民族文化传承的整合设计方法;梁锐教授对西北乡村民居更新技术的研究,对气候环境恶劣地区的人居环境建设起到示范作用;张涛教授对彝族土掌房有机更新的研究,通过对民居围护结构热工性能的测试与对比,提出了改进的技术措施。

在新的时期,传统民居的有机更新研究不再局限于典型个案研究,而是呈现出系统化的趋势,逐渐形成了传统民居更新设计方法和技术体系。

三、中南大学民居研究相关进展

中南大学民居研究团队立足于湖南地区,围绕湘西少数民族传统民居进行了诸多探索,比如通过对湘西“南侗”与“北侗”传统民居进行比较研究,探索了汉文化影响下侗族传统民居表现出的地域差异;从土家族火塘的变迁,探索家庭结构、经济发展、文化交流对于湘西土家族传统民居的影响;通过对湘西苗族民居的系统性调查,分析民居平面形式及空间特征的演变轨迹,并从时间和空间双重维度论证了民族文化变迁对民居空间的影响。

在传统民居有机更新实践方面,研究团队一直秉持“为保护而更新、以更新求保护”的理念,在保护民居传统风貌和民族特殊生活方式的前提下,提高传统民居的室内舒适性和生活便利性,形成了湘西地区传统民居现代适应性更新技术体系。本团队结合教学对长沙安沙镇一栋传统夯土建筑进行有机更新实践,团队全体师生从设计、实验、施工建设全程参与,对湖南地区传统夯土材料和工艺进行适应性改良。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李哲,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专家,中南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建筑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建筑历史理论、古建筑修复保护设计、历史城市和历史村镇保护、传统民居等。曾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国家级教改重点项目1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1项,省部级课题6项,发表论文6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1部、参编著作3部。曾主持或参与实际设计项目40余项,其中包括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修缮项目、援藏项目和学术扶贫项目。

(本文经作者授权,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信息宣传部整理、编辑,更多精彩内容敬请期待下期)

中南大学考研吧(中南大学考研吧百度贴吧)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考研培训机构 » 中南大学考研吧(中南大学考研吧百度贴吧)

赞 (0) 打赏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